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林瓊慧

非天資聰穎,依靠堅持、努力成就不凡

「客戶和夥伴是推動我持續往前的動力。」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富邦人壽北四區部富琦通訊處處經理林瓊慧分享,追逐國際獎項,是對客戶和夥伴的承諾和交代,自己不是一位天生做保險的人,也沒有特別的資質和條件,但擁有樂觀正面的心態、堅持不懈的特質,讓這26年來的努力寫下令人敬佩、輝煌的成果。

  回憶起當初入行,富邦人壽北四區部富琦通訊處處經理林瓊慧分享,那時的增員者是首屆國際龍獎IDA名人堂會員、富邦人壽北四區部區部長梁國榕,過去他們曾一起在旅遊業工作,後來梁國榕轉換跑道進入保險業後,鍥而不捨地告訴她保險的功能和意義,這份積極、認真、不放棄的態度打動了她,不但成為了他的客戶,也決定加入到他的團隊和他一同打拚。
  不過,原本對於行業相當不瞭解的她,為了在工作上有一個可依循的方向,便請教梁國榕:「保險業我並不熟悉,到底要做到什麼樣的標準,才能夠稱得上是好或是不錯?」
  林瓊慧記得很清楚,梁國榕從抽屜中拿出了一本雜誌,翻開其中一頁告訴她,這是國際龍獎IDA的申請標準,當中的件數標準為每年成交36件保單,且一個月至少要完成10萬元的佣金收入才能達到銅龍獎的標準,這就是一位績效良好的壽險業務員的水平。
  她坦言,就如同其他的業務員一樣,第一次聽到國際龍獎IDA這個獎項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但是對於一個月的收入要達到10萬元以上深感認同,畢竟過去在旅遊業的收入水準其實並不差,如果轉行後的月收入沒有達到這個水準,所付出的機會成本會很高。

不怕辛苦,以同理心進行陌生開發,一步步穩紮穩打累積客戶量
  走過第一年的摸索階段,從入行的第二年開始,林瓊慧就依循著國際龍獎IDA的標準落實在每一年、每一季、每一月的工作當中。依照標準換算下來,每一個月需要至少成交3件保單,但是如果只設定3件,可能會因為一些突發狀況而無法達標,因此她將目標提高為每月5件、每週完成4萬元以上的FYC。只要完成目標,她就會給自己獎勵,吃頓大餐,或是出去遊玩犒賞自己,反之如果沒有完成,就會利用週末的時間加班,絕不給自己拖延放鬆的藉口。
  對於一位新人來說,入行之初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累積客戶量,然而每一個月要成交5件保單是一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她的客戶開發經營策略是以「家庭」作為單位,並透過不斷的轉介紹,讓自己的客戶名單不斷增加,如此一來才不會發生沒有客戶可跑、不知道客戶在哪裡的情形。
  林瓊慧認為,轉介紹要能夠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有足夠的「膽識」去要求客戶,「如果客戶認同我,那麼他的朋友也一定能夠認同我」,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每一次與客戶訪談結束後,她一定都會誠懇地請客戶介紹其他的友人給她,客戶往往也都相當樂意。
  她進一步說明,入行前10年她都是以陌生開發為主,當中分為2大類:店頭行銷及特定族群。以店頭行銷開發來說,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保險公司單位得以到商場銷售保險,林瓊慧便跟著團隊,到各個超級市場及大型百貨公司進行櫃位擺設,直接面對面地與準客戶溝通,講述保險觀念,除了規劃強制險、醫療險、投資型商品外,也透過整合行銷給予客戶全面的服務。
  雖然這樣的展業方式相當辛苦,但由於那個年代保險還沒有這麼普及,這讓她入行前2年就快速累積了多達500名客戶,有了更大的底氣能夠持續在行業奮戰。
  「如果只是注重在客戶的『量』是沒有辦法穩定維持高績優表現的。」林瓊慧表示,要有高績效,客戶開發還需要著重「質」,因此除了跟隨團隊進行店頭行銷外,她還鎖定醫生族群進行保單開發,有將近一半的業績是來自於這些醫生客戶。
  之所以想要開發醫生族群的最大原因在於,他們的年收入雖屬於中上族群,但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去瞭解該如何理財、規劃好自身的風險保障。不過,在數位科技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發達的年代,陌生開發被拒絕的機率相當高,每一週林瓊慧都會鎖定一些街道區域,先打電話告知後,再逐一去拜訪幾間診所,縱使吃了閉門羹也沒關係,保持耐心,只要能跟他們說到話、遞出名片,就是一個機會。
  除了醫生族群外,她還透過客戶的轉介紹發現,在八大行業工作的人並不像一般的勞工享有相同的保障,收入「來得快,去得也很快」,而且基本上沒有正確的理財觀念,非常需要專業風險顧問的協助,因而她也深入經營此一族群;許多人對從事這行的人存有偏見和錯誤的認知,其實他們的保障缺口很大,是更為迫切需要保險的族群。

設定成立團隊的目標,讓壽險事業淵遠流長
  入行前期,林瓊慧的展業目標是以個人績效為主,但是她也瞭解到,要讓事業不斷茁壯發展,推動自己持續向前,一定要發展團隊,因此還設下了5年內成立通訊處的目標。
  「發展組織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對的人。」她從緣故客戶的經營中延伸增員的機會。平常和他們聯繫時,除了規劃保單,說明保險的意義和功能外,也會分享從事保險的工作價值,以及在保險行業所得到的成就感和心得,就如同自己當初入行前與梁國榕部長間的互動。
  有賴於過去累積的人脈,林瓊慧最初增員的10位夥伴都曾在旅遊業工作過,這些夥伴同樣也在梁國榕部長的帶領下,短時間內就步上軌道、晉升主管,她更提前達成了目標,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就成立自己的通訊處。

擁有正向的認知,就不會視困難為挫折
  林瓊慧表示,每一位壽險業務員一定會遇到低潮與挑戰,具備「正向的認知」是一位優秀的業務員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就如同梁國榕部長所言:在這個行業本來就不會很順遂,從一入行開始,就得做好心理建設,面對拒絕及其他挑戰,自然就不會得失心太重。
  她還點出,在行業遇到的許多事情「並不是單靠學習就能夠解決的」,如果績效目標不如預期,並不需要沮喪和難過,因為縱使沒有得到期望的結果,也會從歷練中學習到寶貴的經驗。
  林瓊慧本身是一個比較樂觀的人,這也讓她的情緒管理比起一般的業務員來得更好,不管是遇到客戶爽約、拒絕、反悔不簽約,還是約訪了許多次,始終不願意購買保單等,她都不會把這些看作是「挫折」,而是當作邁向成功的「過程」,不斷地堅持下去。
  那要怎麼樣才能像她一樣,擁有樂觀正面的心態呢?林瓊慧強調2個信任:「信任公司、信任主管」,這聽起來很理所當然,但是實際上並非人人都能做到,26年一路走來,林瓊慧都是跟著公司的方向、主管的提點,並堅信不疑,度過了層層關卡,獲得豐盛的成果。

追逐國際獎項,是對客戶和夥伴的承諾和交代
  談到年年追逐國際龍獎IDA直至成為終身會員的過程,林瓊慧堅定地說道:「這是我對客戶和夥伴最重要的承諾和交代。」國際龍獎IDA的意義非凡,它指引著從業人員實踐典範、完美、尊貴的從業價值,讓這個事業做到大、做到好,並讓客戶更加信任自己。
  另一方面,身為主管也必須讓下屬知道自己並沒有因為達到了一定的成就而停下腳步,每一年都透過持續申獎以身作則,才能推動整個團隊持續邁進,「我始終在這個崗位上不斷向前、安身立命,就是為了讓夥伴能過得比我還要更好。」林瓊慧說。
  她還憶起,第一次跟Life Star團隊一同參加2006年於四川成都舉行的國際龍獎IDA年會暨世界華人保險大會時,帶給她非常大的衝擊與感動,當時自己還不算是位資深的業務員,看到了非常多來自各個國家的優秀保險從業人員求知若渴的眼神和追求卓越的企圖心,感到非常的敬佩,決心向他們看齊、把保險當成終身事業。
  「我絕對不是天資聰穎的保險業務員,但是我很堅持、很努力,才能達到終身會員的成就。」林瓊慧認為,自己如果都做得到,夥伴們一定也做得到,有心在行業服務的人也可以做得到。

做保險的人,心中一定有愛
  1998年,臺灣發生了一起重大的空安事件「大園空難」,當時林瓊慧還在旅遊業服務,自己所搭乘的班機與這起事件所發生的時間相去不遠,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識到「明天跟意外不知道哪一個會先到來」,也因為這起事件,讓她在後來投入保險工作後,更能以同理心面對不同族群的保障需求。
  「做保險的人一定要心中有愛,愛自己、愛家庭、愛事業、愛客戶」,林瓊慧認為,有愛才會有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會輕言放棄。愛,可能是來自於一件事情的觸動,也可能是身分的轉換而有了不同的思維。在成為主管後,她體悟到孕育人才、傳承的重要性,「我沒有一定要做到最好,但是一定要帶著夥伴更好。」林瓊慧如是說。
   一位足以被稱作「典範」的保險業務員,除了心態面、實務面外,盡己所能回饋社會,帶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溫暖也是林瓊慧心中認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目前團隊會定期舉辦一些善心活動,例如到里民中心服務年長者,舉辦免費的健康諮詢講座等,這些活動傳達的不只是正向的力量,更播下了愛的種子。
  「來到這個行業的人一定要有夢想,沒有夢想的人來到這個行業是沒有辦法成就自己,也沒有辦法維持高績效表現的。」林瓊慧總結,每一個人的夢想不同,她與優秀的夥伴繼續打造高績效團隊,以國際龍獎IDA作為標竿來實踐夢想,每一年出國參與大會學習進修,26年來始終如一,為典範、完美、尊貴價值理念的模範實踐者。

林瓊慧
◆榮譽紀錄:
1. 2018年國際龍獎IDA終身會員
2. 2000~2002、2006~2007、2009、2018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銅龍獎
3. 2012、2015~2017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銀龍獎
4. 2008、2011、2013~2014、2019、2021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優秀主管銅龍獎

 

 

 

 

更多詳情敬請訂閱→Advisers 418期